|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6-5-9 09:38:26
|
只看该作者
镜头材质
对于静帧摄影和电影拍摄环境哪个对于器材要求更苛刻也许还存在争议(我认为是电影拍摄环境),不过电影镜头做工更扎实这一点无可争辩。电影镜头必须适应拍摄环境中最严酷的考验,全金属制造的镜筒可以承受各种酷暑极寒,维修和硬件更改都非常方便。电影镜头最常见的卡口PL和PV是最目前牢固耐用,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卡口设计之一。
Cooke S4镜头使用阳极化铝制造,适用于-13°至131°华氏度。镜筒没有使用螺纹设计,而采用了凸轮系统,因此不需要任何润滑。
T光圈值下的线性光圈
电影镜头不像相机镜头那样有固定的光圈档位,因此调整光圈的时候可以自由设定任何数值。大多数现代PL镜头配有线性光圈环,光圈值标记以三分之一档为间隔。由于电影镜头使用T光圈单位,在不同镜头之间精准匹配曝光非常容易。相机镜头采用的固定光圈档位会限制光圈值选择的范围,对于不使用固定光圈的相机镜头(如尼康手动镜头),曝光单位都是以f光圈值表示的,而且也没有细分每档光圈的标记。
T光圈值与F光圈值
电影镜头以T光圈值为单位,“t”表示“进光量”,而相机镜头则以f光圈值为单位。T光圈值代表实际进入镜头的光量。每颗镜头在经过测试之后才会标注T光圈值。F光圈值则由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特定焦距和光孔下镜头的理论进光量,虽然精确度够高,但这样计算并没有考虑镜片对进光量的损耗。这样一来每颗镜头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所以使用F光圈值总会和实际情况有些出入。
最大光圈一致性及光孔结构
电影镜头组在设计制造时都会将最大光圈保持一致。虽然最大光圈的一致性不是必须,但在实际拍摄中会非常实用。如果一组镜头的最大光圈各不相同的话,摄影师必须在曝光的时候考虑光圈最小的镜头,否则更换镜头的时候有可能因为光圈不够的原因无法匹配现场已经打好的灯光。虽然这么说,其实光孔结构对于画面的影响更大。使用长焦镜头光圈开的比较大的时候,浅景深画面的焦外会显现出光圈叶片的形状。镜头之间一致的光圈结构可以保证焦外形状的匹配。CookeS4及CookePanchro/i有着完全相同的光圈结构设计,两者搭配使用的话不仅色彩匹配,连相同光圈下的焦外质感都完全一样。要是一组镜头中光圈结构有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的话,焦外看起来区别会很大。对于保持画面的一致与连贯性非常不利。
Cooke S4/i与Panchro/i 8片式光圈构造
图片来源:arturojacoby
Zeiss Standard Speed T/2.1 9片光圈构造
图片来源:arturojacoby
镜头呼吸
镜头进行对焦的过程中,内部的镜片组会发生一连串的位移,将特定距离的入射光聚焦在成像面上。当在多个焦点间移焦的时候,镜头内部镜片组的位移可能会轻微改变画面视野大小,看起来就像稍微变焦了一样。这就叫镜头呼吸,对于相机镜头而言呼吸效应没什么大不了,除了几乎无法察觉的构图改变之外,画面不受呼吸效应的影响。要完全消除呼吸效应的话,镜头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加入应对措施,因此相机镜头厂商并不太在乎这一点。
而对于电影制作来讲,画面内进行追焦或在不同主体之间移焦的手法很常见。所以电影镜头在消除呼吸效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就在不久以前,Zeiss为MasterPrime镜头系列设计了双重浮动镜片组,完全解决了呼吸效应。这项设计荣获了2012年奥斯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镜筒延伸
讲呼吸效应的时候提到过,镜头对焦或变焦的过程中镜片组会产生位移。设计镜头的时候如果让镜筒自由伸缩的话,镜片组的移动可以更简单。很多相机镜头对焦或变焦的时候镜筒会跟着镜片组一起移动。由于电影镜头使用接触式的跟焦齿环,遮光斗和滤镜,伸展式的镜筒不合适,因此镜片组的位移必须完全在镜头内部实现,外部不能看出丝毫痕迹。
虽然第二排相机镜头安装了遮光罩,它们伸展式镜筒的设计还是非常明显。
图片来源:www.the-digital-picture.com
变焦过程中焦点及曝光一致性
电影变焦镜头的广角端和长焦端光圈都是一样的,比如传奇般的Angenieux12x变焦镜头从24mm到290mm都完美保持了T2.8的最大光圈,而且这颗镜头还包括了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学与机械设计,所以说它像炸弹一样的夸张外形就不足为奇了。
Angenieux 24-290mm T/2.8 Cine Zoom变焦镜头
有很多相机变焦镜头的光圈也是恒定的,也有些镜头为了轻巧和低价而牺牲这一点。
结语
说实话,不管是相机镜头还是电影镜头都可以拍出好作品。不过,由于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产生了静帧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之间不同的需求。把相机镜头用在电影拍摄中只会额外增加更多的潜在问题。
用电影镜头拍照片也是一样的道理。拿MasterPrime照相会显得很可笑。首先,这颗镜头有8英寸长,重约5磅,手持静帧摄影跟手持电影摄影不是一回事,电影摄影可以把重量都转移到肩膀上,而静帧摄影全靠手腕,拍新闻照片带几颗电影镜头显然不现实。而且想快速对焦的时候需要在镜筒上转好几圈,花费的时间更长,可能会失掉捕捉瞬间动作的机会。
照这么讲,一些视频拍摄工作可能也不适合使用电影镜头。比如拍纪录片、婚礼或者活动记录之类,需要长时间在无任何预演的情况下手持记录,这时一颗轻巧的相机变焦镜头会显得更实用。
本文中谈到的几个设计要点是现代电影镜头组的理想设计,并不是所有电影镜头组都包含这些特性,比如老电影镜头和一些低价版电影镜头。相机镜头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相机镜头拥有电影镜头的特征,比如ZeissZM系列的镜筒上有1/3光圈值的细分标记。
Zeiss 15mm f/2.8 ZM (莱卡卡口) 及1/3光圈值刻度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定要选用最好的镜头拍电影。先了解这些镜头的优点和缺点,拍摄的时候再尽力扬长避短。简单讲,电影镜头缺点更少,优点更明显,能让各位摄影师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分割线-------------------------------------------------------------------------------------------------------
有朋友私信我 想看一些电影头的资料,12.27日更新一些电影头的资料。
常见的大厂牌有:蔡司Zeiss,爱展能(安琴)Angenieux, 库克Cooke,Panavision(只给自家机器用)。
百度文库有PDF介绍:(仅限分享,如果有侵权可以私信我删除)
Cine.Lens.Tours.3.Zeiss 蔡司电影镜头公司
Cine.Lens.Tours.1.Cooke 库克镜头公司
Cine.Lens.Tours.2.Angenieux 爱展能 安琴镜头
小厂牌:Optar Illumina,Focus Optics(Ruby)。
新厂牌:徕卡(Leica),施耐德(Schneider),佳能,富士龙,索尼。
视频资料:
(VIMEO用https打开。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观看。)
库克电影镜头制作视频:
https://vimeo.com/61895294
还有很多手工改装电影镜头的小厂牌。国内外都有。可以把相机镜头改装成电影镜头。
改装镜头优势是便宜,但不适合严谨的电影创作。
这颗是国内改装的适马18-35
这颗是国内改装的图丽11-16
这颗是国内改装的佳能300 F2.8
这颗是国内改装的佳能135 F2
下面视频是大家熟悉的佳能相机镜头和佳能电影镜头画质对比:
(VIMEO用https打开。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观看。)
https://vimeo.com/53654367
佳能电影头还有EF卡口:
(以下是部分)
定焦镜头:
CN-E 24mm T1.5 LF
CN-E 50mm T1.3 LF
CN-E 85mm T1.3 LF
变焦镜头:
CN-E 14.5-60mm T2.6 L S/SP
CN-E 30-300mm T2.95-3.7 L S/SP
定焦平均每只5k美金,变焦平均每只4.5w美金 价格算比较低廉了。
下面是来源于matthayslett.com的测试:
测试了常用到电影拍摄的定焦电影镜头,
测试了镜头的分辨率,反差,耀斑,散景,呼吸,畸变,色彩等。
测试摄影机:RED 6K红龙
测试场景:
下面是紫边测试:
徕卡的summilux 全开无紫边,吓尿!
色彩测试:
散景:
分辨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