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曙林195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1976年开始摄影,几十年来创作的摄影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其代表作有:《先进生产者》、《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学生》、《山区女孩二十年》、《云南风景》等。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像素》杂志“年度摄影家”称号,2010年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
《八十年代中学生》拍摄于1979—1989年间,跨越了上世纪的整个80年代。彼时的任曙林25岁,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他走入了北京的中学校园,一拍就是10年。留下了八十年代中学生一段青春的影像记录,一个理想主义时代最后的背影。
2011年4月30日至6月1日,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学生》摄影展在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举行的,这些经过无酸打印工艺而成的照片,穿越时空的尘埃,将观众的记忆带回遥远的八十年代。同年11月,同名摄影集出版,像陈丹青、顾长卫、鲍昆、顾铮、巴力、舒阳……这些从那个青春岁月走过的一代,对于《八十年代中学生》尤其怀有特殊的情感,更为其撰写了评语。
“岁月乃归存于照片——人与岁月,还有比青春年少的那一段更其短暂惚恍而滋味无穷么?问及任曙林何以选择了一群中学生,他说,其实人生的一切,在那时,在校园,已然萌发,并且决定了”(陈丹青)。
“八十年代已经永逝,而任曙林的照片让我们重新看到了自己。——我们虽然无法改变镜头中的世界,但我们却可以将自己投射其中,那是我们发出的看不见的光。这光,也照亮我们自己”(李楠)
任曙林的镜头记录下了八十年代中学生的丰富多彩,然而却看不出刻意经营的痕迹。有时候一幅画面中一张张脸密集地叠加在一起,似乎就是那一个时代青春的合唱;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背影或者一个细节的局部,却委婉地说出了中学时代的心灵秘密;还有那些空旷而具有苍凉意味的场景,包括雨后的操场或透过教室窗户的阳光,静静地等待后来者去触摸……正因为那些天真无暇的脸和流逝的时光无情地叠加,才让一个时代的消亡而令人倍感伤怀。在21世纪的中国都市,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回这样的一段绝响——中学生的故事,也就通过任曙林的镜头,深深地嵌入了历史的年轮之中。
1985年9月,171中学教室。三个女生擦教室玻璃的照片,是任曙林流传最广的照片之一。
1983年6月,北京171中学教室。我当时坐在不远的地上,肘支在膝盖上,等到了这个时刻。
"中学生"这个群体中确实有许多莫测的东西,如果有幸再处在一个莫测的时代,那其中定会泛出奇妙的浪花。这些与创作无关,它们是文字、观念什么的发现不了的,这正是摄影的奥秘所在。
这张拍摄于1980年7月8日,高考的第二天,北京75中学考场。我很佩服这两丫头临阵的放松劲头。
1985年6月,北京总政游泳馆。这个学校有游泳课,属于体育课。记忆中,学生几乎都可以在深水区活动。
那时弄点彩色片不易,总是力争拍一张是一张,当然只是愿望而已
1986年6月,北京171中学操场。当年拍摄这些细节,可不是不在意所为,心灵没有感应,如何发现,如何按下快门?!
这款布鞋,还有男生穿的白边懒(布鞋),在设计上是有讲究的。我估计早晚也会时尚起来
这个初中的学生有极好的定力,拍完我伸头看了一眼,她在做数学题。
1985年4月,北京171中学,王琳和一位男生隔着几张课桌低头看书,他们在谈恋爱,后来分班两人被拆散,再后来,他们考入相同的大学,结婚、离婚。
1980年12月,北京和平里街道,北京171中学的学生放学了。到了今天,这条马路还偶尔有马车驶过。
冬日的黄昏,窗外已然暮色。记得那天我回到家时,家人已晚饭毕了
在影像中,颜色是一块重要的内容,它所传达的信息,非语言所能表达。其实我们在现实中,被某些场景感动,或有所触动,并不是一些宏伟大义,而是一些十分具体的元素,它们组合起来的世界,往往被我们忽视,或者说我们还不熟悉它们。问题是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存在于我们身边。摄影的奇妙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