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路开入罗马城区,
在惊叹于资本主义国家生活腐败和人民懒散之际,
到达梵蒂冈——著名的城中之国,
梵蒂冈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
全称梵蒂冈城国,
位于意大利境内,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国。
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
也是欧洲唯一與台湾有正式邦交的国家(暗地BS下)。
其面积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
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国。
这里是天主教总部,是8亿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
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教皇国家。
元首即教皇,
是世界上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
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任期终身。
国旗由黄和银白色两个垂直长方形构成,
传说黄和银白两色是彼得的两把钥匙颜色。
梵蒂冈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工农业生产,
也没有军队,
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由意大利供给。
不过,这里有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
有自己国家的邮政、电讯系统,
设有国际信息通讯社和梵蒂冈广播电台,
还有一支教皇的志愿禁卫队,
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皇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
做为欧洲著名的游览胜地,
梵蒂冈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和天主教信徒。
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珍藏着欧洲艺术史上的许多无价之宝,
其中两位艺术大师的杰作是一定要仔细欣赏的,
一位是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贝尔尼尼,
另一位当然就是米开朗基罗。
位置: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
面积:0.44平方公里。
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
国花:百合花。
语言: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
宗教:信奉天主教。
时差:时间比北京晚7小时。
但是在每年3-9月实行夏令时,比北京晚6小时。
货币:以前通用货币为意大利里拉,现为欧元。
梵蒂冈没有自己的军队,都是瑞士的雇佣兵,
传说是因为以前瑞士卫队曾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中救过教皇克莱门特七世的命,
于是梵蒂冈宣布永远雇佣瑞士兵。
他们的衣服是米开朗其罗亲自设计式样的,
入选者首先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每个士兵必须身高一米七四以上并且是年龄在十八到三十岁的瑞士男性公民。
早在公元4世纪,
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苏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的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
到了15-16世纪,
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大教堂,
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
公元756年,法兰克王把罗马城及周围区域送给教皇。
其后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的教皇国。
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樊帝冈宫中。
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签定了“拉特兰条约”,
承认樊帝冈为主权 国家,其主权属教皇。
樊帝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米开郎基罗设计的高136、5米的圆形屋顶已经成为樊帝冈的标志;
马德纳修造了长形本堂;
贝尔尼尼的卓越才华把教堂前的空地改造为最壮观的通道
——围绕方尖石碑的两条大顶柱廊、四列纵深的巨大立柱在左右两边盘旋弯曲,
正如贝尔尼尼自己说的“像两条拥抱欢迎的手臂”
圣彼得广场 Piazza San Pietro
梵蒂冈的主体是圣彼得大广场,这是天主教徒心中圣地,
广场由著名建筑师贝尔尼尼所设计,
号称是“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
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
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而得名,
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
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
柱廊共有284根火山岩石圆柱和88根方柱。
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
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平台上,
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
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
据说耶稣的门徒圣彼得在这里被挂在倒十字架上。
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
广场以柱廊环绕, 形成椭圆型,
象征圣彼得教堂的“教堂之母”地位。
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喷泉,
方尖碑和喷泉之间有一块镶入地面的圆石板,
站在这块石板上看柱廊,前后四排圆柱变成了一排,煞是奇巧。
左右两边的喷泉,右边是玛德尔诺17世纪时建造的,
左侧的则出自贝尼尼的设计。
面向圣彼得教堂的右手侧的建筑物里有教皇的书房,
世界各地到这里朝圣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
每逢礼拜日,总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此聆听教皇在阳台上播送晨祷词,
接受教皇的祝福。
每逢一月一日、复活节、圣诞节,广场上更是会聚集二十万人之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