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图网】
标题:
手工打造4×5大画幅相机
[打印本页]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27
标题:
手工打造4×5大画幅相机
动自制大画幅相机的念头,源于屋脊上几个前辈的制作帖,以及自己对现有645中画幅的不满足,而大画幅对细微细节的体现迷得我神魂颠倒。于是从2010年末开始,我就着手准备收集资料,从网上能看到的帖子中找寻构思及制作心得,翻看各家名机的外形结构及参数,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渐渐在脑子里有了自己制作的方向——仿制沙慕尼4×5木结构双轨机型,理由是结构简单小巧,部件制作有可行性,话虽如此,可是这个机型的木工活让我望而却步。于是突发奇想,能否让满街随处可见的亚克力雕刻店或家具店帮我完成木结构部分的制作?这些活对于他们店里拥有激光雕刻机或电木铣的来说,简直是小菜一叠。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问了几家店,异口同声地不接这活,亚克力雕刻店因木材难刻为由回绝,家具店说你这活太少,算你多少钱呢?我这正经活还忙不过来呢!于是我真的有点泄气了。但是最终还是经不住大画幅的诱惑,大不了我自己动手呗,中学时我好歹也经过航模制作训练,造过几架“飞机”。念头一定,头脑就开始发热了,于是决定自己纯手工来完成这架相机的制作。
既然意志已决,首要就是要画图纸,有了图才能有依据,才能动手。于是2011年2月份,在好友的帮助下,借来一台沙慕尼45N-2真身进行了测绘,当然沙慕尼虽然是木制机,但它是完全的机制品,我要手工制作,必然要对其结构进行一些修改,加上它的一些部件都是特制的,市场上根本没法买到,所以我只能采用一些买的到的代用品或修改一些部件,因此我制作的机子尺寸也与它不尽相同,需要修改,沙慕尼完全只是一个样本,只作参考。
测绘得到一些数据,我如获至宝,细细琢磨,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开始作图了。此后一段时间就一直沉迷在作图上,有时睡梦中都在想那个部件应该怎样去做,呵呵,真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想。终于,前后经过约半个月时间,总体框架和大部分的零件图出炉了。看着大大小小十几张图纸,我仿佛看到一架45大画幅在向我招手了,心里喜滋滋的。但是接下来的工作量及难度,彻底将我这种喜悦冲淡了。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28
图纸
[attach]1812[/attach]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图纸有P用(况且这图的可行性也从没专家认证过),最起码的,想做机子一要有材料,二要有工具,我现在这两样都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再说即使有了材料和工具,那木工活我一定能行吗?这毕竟不是做一把椅子,木头锯好,搭在一起用钉子钉上也能凑和用。相机最需要的是精度的保证,我能保证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工夫深,铁杵都能磨成针,这两句名言一直是我这次制作的激励,也是我对这两句理解最深刻的一次。于是正式动手了......。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30
第一步就是制作前后框
先按图纸将黑胡桃加工成需要的初样,接下来用雕刻刀凿出榫头(木框用榫头拼接更加牢固),用德国Titebond三代木胶(据说是最好的终极木材胶水)粘合,粘合时用方框夹固定,以保证木框的直角度。经过24小时的固化,木框已是坚固无比,下一步就是打磨抛光和上清油,我用的是宜美思的无色清油,好处是能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能渗透到木材深部,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这其中打磨和抛光是细活累活,从100目的粗砂到1500目的细砂,两个框整整弄了我一天,但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光洁度纹理都很漂亮。
[attach]1813[/attach]
[attach]1815[/attach]
[attach]1816[/attach]
[attach]1814[/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31
[attach]1818[/attach]
[attach]1819[/attach]
[attach]1817[/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34
第二步制作反弹式对焦屏底板
这包括2个部分,一是可旋转片夹槽,主要用于横拍和竖拍的转换,另一部分就是对焦玻璃屏框架以及反弹机构。可旋转片夹槽是这次制作中觉得最难也是最化时间的部分,它的结构包括边框、榫、槽、弧型坡及浅细沟等,加工必须细致到位,精确度要高(我制作完成后经测量,与预先图纸数据相比,各个尺寸的最大误差为0.5mm),否则一步做错,很难挽救。对焦玻璃屏框架的制作相对简单些,关键是安装玻璃屏的深度一定要测量准确。反弹机构我用的弹性不锈钢条,这个难度也不大,关键是不锈钢条的裁剪最好要平整些。
继续示意图
[attach]1821[/attach]
对焦玻璃木框
[attach]1822[/attach]
反弹机构局部细节
[attach]1823[/attach]
后组半成品图
[attach]1824[/attach]
加上片夹示意图
[attach]1820[/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37
第三步相机底板的制作
这部分的选材着实化了我不少工夫,起先我想用15毫米厚的整块硬木板做,但经过询问一位杭州木工俱乐部的朋友,说15毫米的厚度太薄,易变形,如果要不变形,最好在25毫米以上,这个方案被否定了,接下来我想到用7075航空铝,据说是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做底板不是正合用吗?但等我将材料通过淘宝买回来,就傻眼了,那重量相当的重,估计成型后的这块底板就得1.5KG,太重了,决定再次放弃这方案。那么用什么来做底板合适呢?有一次逛超市给我带来了“灵感”,用竹木刀砧板,大小厚度正合适,而且我考虑一般刀砧的选料比较硬实,重量合适,经过烘干,含水率较低,不易变形。于是买了一块回来,经过一天的打造,刀砧板变成了我的相机底板。
插播:补一张前后框半成品的全家幅。。。
[attach]1825[/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38
底板
[attach]1827[/attach]
底板半成品
[attach]1826[/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0
补一些细节:前后框均用榫头加胶水连接
[attach]1828[/attach]
包裹消光绒的密封方条
[attach]1829[/attach]
密封条安装在框内
[attach]1830[/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2
第四步导轨滑台调焦机构。
这部分是整个相机的心脏部分,导轨滑台的材料是这次制作的核心部分之一,其要求滑动平稳顺畅,承载能力相对较高,而且自身重量要轻。我起先的思路想采用价廉物美的抽屉导轨,而且也符合、承载能力高的要求,但是其自身重量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一付200mm的导轨大约超过600克),只能弃之不用。后苦苦搜索淘宝网,终于决定采用微型精密直线导轨加MGN9C滑块,一方面其承载可达十几公斤,另方面由于采用哥德式沟槽四点接触构造,所以滑动相当平稳,然而其其价格之昂贵,实在不敢恭维,一幅导轨加滑块200大洋。但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前,我也只能选它了。调焦滑台我用了15mm厚的6061铝合金板做的,为了减轻重量,中间部分铣空。调焦杆用8 mm直径不锈钢螺杆做,转动一周步进1mm,有条件的话可以选用专业丝杆,可靠性较高,但成本也会高十几倍。
用于制作调焦台的部分零件
[attach]1831[/attach]
制作安装后的样子
[attach]1832[/attach]
[attach]1833[/attach]
[attach]1834[/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3
调焦台完成后,觉得尺寸大了些,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前提下,应该还可以做得小些,这样重量就可以减轻些。。。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3
PS:铝合金或其他金属部件完成后可以阳极黑化,有条件的可以做下,我这没这条件,只能保持其本色了。但听说淘宝网上有常温黑化的药水,简单易用,但我没试过,听说效果还可以。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6
第五步脚架托板和雪橇板的制作
脚架底板我用的黑胡桃木,中间安装了1/4’转接螺孔,完成后直接安装在底板底部就行了,这个关键是要牢固可靠。
[attach]1836[/attach]
图中两块小的就是准备做雪橇板的7075铝材,大的那块本来准备用作相机大底板的,因为实在重,所以暂时弃之不用。。
[attach]1835[/attach]
衬板做好后,应该在表面覆盖消光绒,以保证与镜头板复合时不漏光
[attach]1837[/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7
大底板底部特写
[attach]1839[/attach]
后组连接皮腔后的效果
[attach]1840[/attach]
后组连接皮腔后的效果
[attach]1841[/attach]
前组与皮腔连接
[attach]1838[/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49
前后组与皮腔连接
[attach]1843[/attach]
前后组与皮腔连接
[attach]1842[/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1
连接件毛坯
[attach]1845[/attach]
雪橇板钻孔打磨后安装在底板(刀砧板)上的效果
[attach]1844[/attach]
前组安装在支架上
[attach]1846[/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2
前组安装在底板上
[attach]1848[/attach]
[attach]1849[/attach]
[attach]1847[/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2
第八步皮腔及对焦屏:
我直接购买的成品。皮腔用的申豪,对焦是增亮对焦一体屏。
如果要手工制作,享受下DIY的乐趣,那么具体做法可参考:
皮腔:
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347562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6
另外,有一点说明,我是先买皮腔,再根据皮腔口的尺寸来确定前后木框的尺寸的,这样做比较顺。当然,也可以先做前后框,再根据框的尺寸去定做皮腔,但这样做的缺点在于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了(除非如上所说你自己做皮腔)。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8
最后做了张简单的成本核算,供各位参考:
[attach]1850[/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8
[attach]1851[/attach]
[attach]1852[/attach]
[attach]1853[/attach]
[attach]1854[/attach]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0:59
[attach]1856[/attach]
[attach]1857[/attach]
[attach]1858[/attach]
[attach]1855[/attach]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15-12-17 11:52
可以做一台
作者:
蜀峰
时间:
2015-12-17 18:30
易水寒 发表于 2015-12-17 11:52
可以做一台
不会
欢迎光临 【旅图网】 (http://trav-phot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